對揚
![對揚](/d/file/titlepic/cidian76349.png)
詞語解釋
對揚[ duì yáng ]
⒈ ?亦作“對揚”。
⒉ ?古代常語,屢見于金文。凡臣受君賜時多用之,兼有答謝、頌揚之意。
⒊ ?轉為偏義,謂答謝,報答。
⒋ ?唐宋以來為官吏除授后謝恩的一種儀式。
⒌ ?猶比美。
⒍ ?面君奏對。
⒎ ?答問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對敭”。 古代常語,屢見于金文。凡臣受君賜時多用之,兼有答謝、頌揚之意。
引《書·說命下》:“敢對揚天子之休命。”
孔 傳:“對,答也。答受美命而稱揚之。”
《詩·大雅·江漢》:“虎 拜稽首,對揚王休,作 召公 考,天子萬壽。”
朱熹 集傳:“言 穆公 既受賜,遂答稱天子之美命,作 康公 之廟器,而勒策王命之辭以考其成,且祝天子以萬壽也。”
⒉ ?轉為偏義,謂答謝,報答。
引漢 蔡邕 《司空文烈侯楊公碑》:“虔恭夙夜,不敢荒寧,用對揚天子丕顯休命。”
《舊唐書·忠義傳上·王義方》:“不能盡忠竭節,對敭王休,策蹇勱駑,祇奉皇眷。”
⒊ ?唐 宋 以來為官吏除授后謝恩的一種儀式。
引宋 宋敏求 《春明退朝錄》卷中:“吏部流內銓,每除官,皆云權判。正衙謝,復正謝前殿,引選人謝辭。繇 唐 以來,謂之對揚。”
⒋ ?猶比美。
引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中:“﹝ 魏文帝 ﹞所計百許篇,率皆鄙質如偶語。惟‘西北有高樓’十餘首,殊美贍可玩,始見其工矣。不然,何以銓衡群彥,對揚厥弟者耶?”
⒌ ?面君奏對。
引《魏書·儒林傳序》:“州舉茂異,郡貢孝廉,對揚王庭,每年逾眾。”
唐 杜甫 《贈李十八秘書別三十韻》:“對敭撫士卒,乾沒費倉儲。”
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:“其奏對君前,當以師老財匱為言。”
《資治通鑒·陳宣帝太建八年》:“平生言論,無所不道,今者對揚,何得乃爾反覆?”
胡三省 注:“對揚,本於 傅説、召虎。對,答也;揚,稱也。后人遂以面對敷奏為對揚。”
⒍ ?答問。
引《<孝經>序》 邢昺 疏引 劉炫 《述義》:“炫 謂 孔子 自作《孝經》……假 曾子 之言,以為對揚之體,非 曾子 實有問也。”
分字解釋
※ "對揚"的意思解釋、對揚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詞語
- xiāng duì相對
- duì hé zǐ對合子
- duì zhàn對戰
- duì bái對白
- duì duì zǐ對對子
- dé yì yáng yáng得意揚揚
- duì shǒu對手
- duì dǎ對打
- jué duì絕對
- zhèng duì正對
- yáng shēng揚聲
- duì fù對付
- huì duì會對
- yáng lì揚勵
- yìng duì應對
- duì yú對于
- fēi yáng飛揚
- zhēn duì針對
- duì xiàng對象
- shēng yáng聲揚
- duì cè對策
- yī duì一對
- zuò duì作對
- duì fāng對方
- duì bǐ對比
- miàn duì面對
- fèi fèi yáng yáng沸沸揚揚
- bù duì不對
- yáng shēng qì揚聲器
- fǎn duì反對
- de duì的對
- duì xiāo對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