鼢鼠
詞語解釋
鼢鼠[ fén shǔ ]
⒈ ?幾種體形健壯的穴居的倉鼠類嚙齒動物(鼢鼠屬 Myospalax ),產于中國及西伯利亞南部,形狀很像美洲產的衣囊鼠,但不同處在于眼睛大為縮小,且缺外耳。
英sokhor;
引證解釋
⒈ ?一種危害農作物的鼠類。體矮胖,尾很短,無耳殼,眼很小,肢短而壯,前肢爪特別長大,用以掘土。毛細而柔,多呈粉紅色或赤褐色,一般額部有一閃亮白毛區。棲居在草原地區和田間,營地下生活,洞道復雜,長可達數十米,以植物的根、地下莖和嫩芽為食,分布于 俄羅斯 西伯利亞、蒙古 和我國北部。古人以為即鼴鼠。
引《太平御覽》卷九一一引 晉 郭義恭 《廣志》:“若家鼠小異者,鼢鼠,深目而短尾。”
明 劉基 《郁離子·宋王偃》:“大夫 華犨 諫曰:‘ 宋 之非 楚 敵也舊矣,猶犪牛之於鼢鼠也。’”
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獸三·鼴鼠》﹝集解﹞引 陶弘景 曰:“此即鼢鼠也……形如鼠大而無尾,黑色,尖鼻甚強,常穿地中行,討掘即得。”
國語辭典
鼢鼠[ fén shǔ ]
⒈ ?動物名。哺乳類。身體呈灰色,尾短,眼小,在地下打洞,以甘薯、花生、豆類等植物的地下部分為食。對農牧業的危害很大。
分字解釋
※ "鼢鼠"的意思解釋、鼢鼠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詞語
- shǔ mù cùn guāng鼠目寸光
- shǒu shǔ首鼠
- lǎo shǔ老鼠
- shǔ tōu gǒu dào鼠偷狗盜
- yán shǔ檐鼠
- miè shǔ滅鼠
- xiá shǔ黠鼠
- shǔ fù wō cháng鼠腹蝸腸
- shǔ xī鼠溪
- què shǔ zhī zhēng雀鼠之爭
- huǒ shǔ bù火鼠布
- lǐ shǔ禮鼠
- shǔ fú鼠伏
- shǔ yǎn鼠眼
- shǔ ěr jīn鼠耳巾
- diǎn shǔ點鼠
- zhāng tóu shǔ mù獐頭鼠目
- shǔ què zhī bèi鼠雀之輩
- wú shǔ zhī jì梧鼠之技
- lí shǔ犂鼠
- dài shǔ袋鼠
- fǔ shǔ腐鼠
- shǔ mǔ鼠母
- zhì fú shǔ cuàn雉伏鼠竄
- niǎo shǔ鳥鼠
- shǔ qì鼠氣
- wú shǔ wǔ jì梧鼠五技
- shǔ bì jǐ gān鼠臂蟣肝
- zhuō shǔ ná māo捉鼠拿貓
- shǔ qiú鼠裘
- shǔ miáo鼠苗
- niǎo hài shǔ cuàn鳥駭鼠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