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夏
詞語解釋
大夏[ dà xià ]
⒈ ?周代“六舞”之一。相傳本為夏禹時代的樂舞。
⒉ ?指夏季。
⒊ ?古國名。音譯巴克特里亞(Bactria),也叫希臘·巴克特里亞王國。我國漢代稱之為大夏。
⒋ ?古城門名。在洛陽,魏明帝所造。
⒌ ?國號。東晉十六國之一。匈奴族赫連勃勃所建,也稱夏,為吐谷渾所滅。
⒍ ?國號。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稱王后,國號稱大夏。
⒎ ?國號。宋時黨項族李元昊國號亦稱大夏,史稱西夏,為蒙古成吉思汗所滅。
⒏ ?大廈。
引證解釋
⒈ ?周 代“六舞”之一。相傳本為 夏禹 時代的樂舞。
⒉ ?指夏季。
引《管子·輕重乙》:“夫歲有四秋……大夏且至,絲纊之所作,此之謂夏之秋?!?br />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“陽常居大夏,而以生育養長為事;陰常居大冬,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?!?/span>
⒊ ?古國名。音譯 巴克特里亞(Bactria),也叫 希臘·巴克特里亞王國。我國 漢 代稱之為 大夏。《魏書》稱作 吐呼羅,《隋書》、《北史》、《大唐西域記》、《舊唐書》皆作 吐火羅。為 大月氏 所滅。在今 阿富汗 北部一帶。
引《史記·大宛列傳》:“大夏 在 大宛 西南二千餘里 嬀水 南?!?/span>
⒋ ?古城門名。在 洛陽,魏明帝 所造。
引《文選·潘岳<河陽縣作>詩》:“大夏 緬無覿,崇 芒 鬱嵯峨?!?br />李善 注:“陸機 《洛陽記》曰:大夏門,魏明帝 所造,有三層,高百尺…… 郭緣生 《述征記》曰:北芒,去 大夏門 不盈一里。”
⒌ ?國號。 東晉 十六國之一。 匈奴 族 赫連勃勃 所建,也稱 夏,為 吐谷渾 所滅。
⒍ ?國號。 隋 末農民起義軍領袖 竇建德 稱王后,國號稱 大夏。
⒎ ?國號。 宋 時 黨項 族 李元昊 國號亦稱 大夏,史稱 西夏,為 蒙古 成吉思汗 所滅。
⒏ ?大廈。
引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正殿路寢,用朝羣辟,大夏耽耽,九戶開闢?!?br />《文選·應璩<與從弟君苗君胄書>》:“接武茅茨,涼過大夏。”
李善 注:“《淮南子》曰:‘大夏增加,擬於 崑崙?!?br />高誘 注:“大夏,大屋也。”
國語辭典
大夏[ dà xià ]
⒈ ?夏禹時代的樂舞。即六樂之一。相傳大禹治水有功,皋陶作以頌之。
引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:「以樂舞教國子,舞云門、大卷、大咸、大 、大夏、大濩、大武?!?br />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「見舞大夏者,曰:『美哉!勤而不德,非禹其誰能修之?!弧?/span>
⒉ ?朝代名:(1)? 夏朝。亦泛指中國。(2)? (西元408~431)?晉時十六國之一。匈奴赫連勃勃所建。據有今陜西北部,甘肅東北部,及蒙古鄂爾多斯等地。
引《文選·揚雄·羽獵賦》:「喟然并稱曰:『崇哉乎德!雖有唐虞大夏成周之隆,何以侈茲?』」
⒊ ?國名。位今內蒙及甘肅西北部。參見「西夏」條。
英語ancient kingdom at Khotan 和田 in modern Xinjiang
德語das Reich Xia (Eig, Gesch)?, Kuschana (Eig, Gesch)?, Tocharistan (Eig, Gesch)?
分字解釋
※ "大夏"的意思解釋、大夏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詞語
- bù dà不大
- dà lǐ shí大理石
- dà dōu大都
-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
- dà niáng大娘
- dà yì miè qīn大義滅親
- dà dòng mài大動脈
- dà dǎ nòng大打弄
- qiáng dà強大
- dà gū大姑
- dà zhèng大正
- dà nián大年
- dà píng大平
- dà gàn大干
- diàn dà電大
- zhòng dà重大
- dà kǒu大口
- dà shǐ大史
- xià tiān夏天
- dà tīng大廳
- dà sàng大喪
- guāng míng zhèng dà光明正大
- dà yuán大員
- dà zhuān大專
- dà huì大會
- dà zhòng大眾
- dà huǒ大伙
- dà dōng大東
- dà shà大廈
- dà yáo dà bǎi大搖大擺
- táng huáng zhèng dà堂皇正大
- guāng dà光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