魍魎
![魍魎](/d/file/titlepic/cidian278739.png)
詞語解釋
魍魎[ wǎng liǎng ]
⒈ ?傳說中的一種鬼怪。
英demons and monsters;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傳說中的山川精怪;鬼怪。參見“罔兩”、“蝄蜽”、“魑魅魍魎”。
引《孔子家語·辨物》:“木石之怪夔魍魎。”
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一》:“鵂鶹歲久能人語,魍魎山深每晝行。”
⒉ ?疫神。傳說 顓頊 之子所化。
引漢 蔡邕 《獨斷》:“帝 顓頊 有三子,生而亡去為鬼。其一者居 江水,是為瘟鬼;其一者居 若水,是為魍魎;其一者居人宮室樞隅處,善驚小兒。”
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六:“昔 顓頊氏 有三子,死而為疫鬼:一居 江水,為瘧鬼;一居 若水,為魍魎鬼;一居宮室,善驚人小兒,為小鬼。”
⒊ ?影子外層的淡影,光的衍射物。
引《文選·班固<幽通賦>》:“恐魍魎之責景兮,羌未得其云已。”
李周翰 注:“魍魎,影外微陰也。”
⒋ ?恍惚;迷茫無所依貌。
引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:“其行蹎蹎,其視瞑瞑,侗然皆得其和,莫知所由生,浮游不知所求,魍魎不知所往。”
國語辭典
魍魎[ wǎng liǎng ]
⒈ ?山川中的木石精靈。也作「罔兩」、「罔閬」。
引《文選·張衡·西京賦》:「螭魅魍魎,莫能逢旃。」
《西游記·第一八回》:「也不曉得有甚么鬼祟魍魎,邪魔作耗。」
⒉ ?影子外圍顏色較淡的部分。也作「罔兩」。
引《文選·班固·幽通賦》:「恐魍魎之責景兮,羌未得其云已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魍魎"的意思解釋、魍魎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