圮剝
詞語解釋
圮剝[ pǐ bāo ]
⒈ ?毀傷。
⒉ ?毀壞剝蝕。
引證解釋
⒈ ?毀傷。
引《后漢書·文苑傳上·崔琦》:“晉國 之難,禍起於 麗。惟家之索,牝雞之晨。專權擅愛,顯己蔽人。陵長閒舊,圮剝至親。”
《陳書·高祖紀下》:“梁氏 以圮剝薦臻,歷運在極,欽若天應,以命于 霸先。”
⒉ ?毀壞剝蝕。
引明 李東陽 《重修宿松縣廟學記》:“學舊在縣治東南百武許,僻隘圮剝,為流潦所壞。”
《清史稿·禮志三》:“﹝ 康熙 ﹞三十八年,復南巡,見 明太祖 陵圮剝,詔依 周 封 杞 宋 例,授 明 裔一官,俾世守弗替。”
國語辭典
圮剝[ pǐ bō ]
⒈ ?毀害。
引《后漢書·卷八〇·文苑傳上·崔琦傳》:「陵長閑舊,圮剝至親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圮剝"的意思解釋、圮剝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詞語
- bō lí剝離
- zhuó jīn bāo fū擢筋剝膚
- bāo bāo剝剝
- bō xuē剝削
- bō jí bì fù剝極必復
- pán bō盤剝
- zhī bāo枝剝
- qióng bāo窮剝
- qīng pǐ傾圮
- bāo zhì剝制
- pǐ bāo否剝
- bì bāo畢剝
- bāo chǐ剝褫
- bāo lù剝露
- bō chuáng jí fū剝床及膚
- chuǎn bāo舛剝
- shēng tūn huó bō生吞活剝
- bì bì bō bō必必剝剝
- tūn bō吞剝
- bō fū剝膚
- bō luò剝落
- bāo zhū luó剝豬玀
- bāo diàn剝奠
- kè bāo克剝
- bì bāo嗶剝
- bō fū jí suǐ剝膚及髓
- sī bāo撕剝
- qīn bāo侵剝
- kè bāo刻剝
- bāo hán剝寒
- zhuó bāo灼剝
- biǎn bāo貶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