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離
詞語解釋
支離[ zhī lí ]
⒈ ?分散;殘缺;沒有條理。
例支離破碎。
英broken; fragmented; disorganized;
⒉ ?瘦弱;衰弱。
英thin and weak;
引證解釋
⒈ ?分散;分裂。
引《左傳·哀公二十五年》:“公為支離之卒,因祝史 揮 以侵 衛(wèi)。”
杜預(yù) 注:“支離,陳名。”
竹添光鴻 會箋:“支離,分散也,蓋分為數(shù)隊以誤敵。”
《文選·王延壽<魯靈光殿賦>》:“捷獵鱗集,支離分赴。”
李善 注:“支離,分散貌。”
唐 元稹 《蠻子朝》詩:“部落支離君長賤,比諸夷狄為幽冗。”
前蜀 韋莊 《秦婦吟》:“忽看庭際刀刃鳴,身首支離在俄頃。”
⒉ ?繁瑣雜亂。
引漢 揚雄 《法言·五百》:“或問:‘天地簡易而法之,何《五經(jīng)》之支離?’曰:‘支離蓋其所以為簡易也。’”
汪榮寶 義疏:“支離、支繚,皆繁多歧出之意。”
金 王若虛 《<史記>辨惑一》:“至《世家》雜舉二篇之旨,支離錯亂,不成文理,讀之可以發(fā)笑。”
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玉函山房輯佚書》:“馬 氏既未能深考,而貪多務(wù)博,緟復(fù)支離,其所輯往往犯此病也。”
洪深 《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》第三章五:“結(jié)果是他的理論盡管不錯,而編出的故事卻是支離強湊,全無生命的了。”
⒊ ?離奇,虛妄。
引南朝 宋 何承天 《重答顏光祿》:“足下雅秉《周禮》,近忽此義方,詰無形之有,為支離之辯乎?”
唐 柳宗元 《與呂恭論墓中石書書》:“今視石文,署其年曰‘永嘉’,其書則今田野人所作也,雖支離其字,猶不能近古。”
清 葉名灃 《橋西雜記·趙甌北汪龍莊考史之法》:“讀史者自當奉正史為主,正史而外不妨兼及別史,折衷於一是。凡支離謬誕之談,概從刪削焉。”
聞一多 《奇跡》詩:“我也說但為一闋鶯歌便噙不住眼淚,那未免太支離,太玄了,簡直不值當。”
⒋ ?流離,流浪。
引唐 杜甫 《詠懷古跡》之一:“支離西北風塵際,飄泊東南天地間。”
宋 陸游 《書懷》詩:“濯錦江 頭成昨夢, 紫芝山 下又新年……支離自笑生涯別,一炷爐香繡佛前。”
清 方苞 《季武子哀辭》:“蹇孤游兮局窄,命支離兮為鬼客。”
清 秋瑾 《重上京華甲江題壁》詩:“懊惱襟懷偏泥酒,支離情緒怕聞鶯。”
⒌ ?謂殘缺而不中用。
引《莊子·人間世》:“夫支離其形者,猶足以養(yǎng)其身,終其天年,又況支離其德者乎!”
《文選·謝靈運<永初三年七月六日之郡初發(fā)都>詩》:“良時不見遺,丑狀不成惡;曰余亦支離,依方早有慕。”
李善 注引《七賢音義》:“形體離,不全正也。”
宋 蘇軾 《題過所畫枯木竹石》詩:“散木支離得自全,交柯蚴蟉欲相纏。”
清 馮廷櫆 《歲暮書懷》詩:“自分支離本無用,不須彈鋏怨沉淪。”
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一章:“或手足斷殘,支離其身,侏儒短小,不齊於人。”
⒍ ?憔悴;衰疲。
引《晉書·郭璞傳》:“是以不塵不冥,不驪不騂,支離其神,蕭悴其形,形廢則神王,跡粗而名生。”
唐 杜甫 《贈崔十三評事公輔》詩:“分軍應(yīng)供給,百姓日支離。”
仇兆鰲 注引 王嗣奭 曰:“支離,謂民力已罷。”
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董生》:“久之,面目益支離,乃懼,復(fù)造善脈者診之。”
巴金 《家》附錄三:“我一九四二年回到 成都 見到了她,她已經(jīng)成了一個‘弱骨支離’的‘老太婆’了。”
⒎ ?謂艱于行動。
引唐 獨孤及 《為李給事讓起復(fù)尚左丞兼御史大夫等第三表》:“顧臣羸瘵奄奄,行步支離,力有所不任,用有所不逮。”
⒏ ?猶支吾。謂說話吞吞吐吐。亦謂含混不清。 《梁書·吳均傳》:“先是, 均 表求撰《齊春秋》,書成奏之。
引高祖 以其書不實,使中書舍人 劉之遴 詰問數(shù)條,竟支離無對。敕付省焚之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八回:“不想我把事情弄妥了,趕回店來,你倒躲了。我問問店家,他合我言語支離,推説不知去向。”
⒐ ?見“支離疏”。
⒑ ?見“支離益”。
⒒ ?見“支離叟”。
國語辭典
支離[ zhī lí ]
⒈ ?分散。
引《文選·王延壽·魯靈光殿賦》:「捷獵麟集,支離分赴。」
反完整 集中
⒉ ?殘缺不全。
引《莊子·人間世》:「夫支離其形者,猶足以養(yǎng)其身,終其天年。」
⒊ ?散亂而無條理。
引漢·揚雄《法言·五百》:「天地簡易而圣人法之,何五經(jīng)之支離?曰:『支離蓋其所以為簡易也。』」
⒋ ?漂泊流浪。
引唐·杜甫〈詠懷古跡〉詩五首之一:「支離東北風塵際,漂泊西南天地間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支離"的意思解釋、支離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近音詞、同音詞
- zhì lǐ治理
- zhì lì智力
- zhì lì致力
- zhì lì智利
- zhí lì直立
- zhí lì直隸
- zhì lì質(zhì)力
- zhì lǐ置醴
- zhì lì制立
- zhì lì窒戾
- zhì lì寘力
- zhì lǐ質(zhì)俚
- zhì lǐ質(zhì)理
- zhì lì治歷
- zhì lì鷙戾
- zhì lǐ秩禮
- zhī lì只立
- zhì lì滯例
- zhì lǐ制理
- zhì lǐ櫛理
- zhì lǐ贄禮
- zhì lì置立
- zhì lí櫛纚
- zhì lǐ治禮
- zhǐ lì止戾
- zhì lǐ致理
- zhì lǐ陟里
- zhī lì祗力
- zhì lǐ至禮
- zhì lì峙立
- zhì lǐ至理
- zhí lǐ植禮
- zhì lì志力
- zhī lì祗栗
- zhí lì跖盭
- zhí lì殖利
- zhì lí陟厘
- zhī lì支厲
- zhí lì跖戾
- zhī lì祗勵
- zhī lì知力
- zhī lǐ支理
- zhǐ lí趾離
- zhí lǐ執(zhí)禮
- zhí lǐ直理
- zhì lì駤戾
- zhí lǐ值理
- zhǐ lǐ軹里
- zhí lì職吏
- zhī lí枝離
- zhǐ lí枳籬
詞語組詞
相關(guān)詞語
- diàn lí電離
- gān zhī干支
- lí hé shī離合詩
- bō lí剝離
- zhī léng léng zhēng支楞楞爭
- zhī gàn支干
- shí èr zhī十二支
- zhī fā支發(fā)
- jiāng lí將離
- tuō lí脫離
- lí hé qì離合器
- qiāng zhī槍支
- lí hé離合
- zhī chí支持
- lí kāi離開
- zhī chū支出
- lí hé cǎo離合草
- ruò jí ruò lí若即若離
- kāi zhī開支
- zhī jī shí支機石
- zhī zhī wú wú支支吾吾
- yī zhī一支
- gé zhī gé zhī格支格支
- jiāng lí江離
- lí hé fēng離合風
- zhī jī nǚ支機女
- yóu lí游離
- líng zhī le mǐ mài wú chóng shù零支了米麥無重數(shù)
- lí èr離貳
- zhī jì支計
- zhī xǔ支許
- zhī dí支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