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鼓
詞語解釋
腰鼓[ yāo gǔ ]
⒈ ?打擊樂器,短圓柱形,兩頭略小,掛在腰間敲打。
英waistdrum;
引證解釋
⒈ ?古時打擊樂器。框用瓦或木制。兩頭大,中腰細,用手掌拍擊。
引宋 蘇軾 《惜花》詩:“道人勸我清明來,腰鼓百面如春雷。”
清 曹寅 《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恭紀》詩之四:“幸無鄰比喧腰鼓,嬾逐游人上堍橋。”
⒉ ?清 代凱旋鐃歌樂所用之鼓。兩面蒙革,腹部稍大,懸于木架上擊之。參閱《清會典圖》卷三九。
⒊ ?現代腰鼓舞用的腰鼓,框用木制,兩頭小,中腰稍粗,奏時懸于腰際,用木槌擊奏。初盛行于 陜北 革命根據地,解放后流行全國。
引郭影秋 《自絲房回瀘州》詩:“龍頭關 在望,腰鼓響通通。”
徐遲 《火中的鳳凰·鳳翔八》:“北京 已是一座解放了的城,一座人民的城,一座無日不在鬧花叢中,無時不在腰鼓聲中的,載歌載舞,青春彌漫的城。”
⒋ ?比喻兄弟成就的優劣。 清 王晫 《今世說·輕詆》:“張祖望 弟 祖靜、祖定,俱能詩。參見“腰鼓兄弟”。
引祖靜 微遜, 孫宇臺 嘗讀其詩,賞之曰:‘ 張氏 兄弟如腰鼓,夫豈其然!’”
國語辭典
腰鼓[ yāo gǔ ]
⒈ ?樂器名。一種鼓。古今形制不同。隋唐以來用于胡樂,廣首細腰,掛在腰間,用兩手拍擊。現在使用的腰鼓,則兩端小而中腰較粗,奏時用綢帶系鼓縛在舞者腰間,雙手各執鼓槌交替擊奏。
⒉ ?一種舞蹈。腰間掛腰鼓,邊跳舞邊打擊。最先盛行于陜北。
英語waist drum, waist-drum dance (Han ethnic group folk dance)?
德語Hüfttrommel (S, Mus)?
分字解釋
※ "腰鼓"的意思解釋、腰鼓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詞語
- yī gǔ zuò qì一鼓作氣
- tài píng gǔ太平鼓
- lǐ tǔ gǔ李土鼓
- gǔ lì鼓勵
- yāo lǐ yìng腰里硬
- dǎ gǔ打鼓
- yāo lǐ huò腰里貨
- jié gǔ節鼓
- jì lǐ gǔ記里鼓
- shēn yāo身腰
- xiā yāo蝦腰
- zhàng gǔ杖鼓
- nà kuà nuó yāo納胯挪腰
- zhé yāo lù折腰祿
- jī gǔ chuán huā擊鼓傳花
- gǔ chún nòng shé鼓唇弄舌
- yāo yú腰俞
- mì luó jǐn gǔ密鑼緊鼓
- gǔ jiǎo鼓角
- yú gǔ漁鼓
- jiè gǔ戒鼓
- zhā yāo扎腰
- zhàn gǔ戰鼓
- xiàn gǔ縣鼓
- yāo fēng腰封
- gǔ yīn鼓音
- xiǎo gǔ小鼓
- xì yāo gǔ細腰鼓
- xì yāo gǔ細腰鼓
- yāo jiǎo腰腳
- gǔ zhì鼓智
- yāo luó腰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