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撲
詞語解釋
鞭撲[ biān pū ]
⒈ ?亦作“鞭樸”。亦作“鞭撲”。
⒉ ?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。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。
引證解釋
⒈ ?見“鞭撲”。亦作“鞭樸”。亦作“鞭撲”。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。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。
引《鄧析子·轉辭》:“圣人逍遙一世,罕匹萬物之形,寂然無鞭樸之罰,莫然無叱咤之聲。”
《國語·魯語上》:“大刑用甲兵,其次用斧鉞,中刑用刀鋸,其次用鉆笮,薄刑用鞭撲,以威民也。”
韋昭 注:“鞭,官刑也,撲,教刑也。”
《漢書·刑法志》:“薄刑用鞭撲。”
顏師古 注:“撲,杖也。”
《宋書·少帝紀》:“親執鞭撲,毆擊無辜,以為笑樂。”
唐 元稹 《哭子》詩之五:“鞭樸校多憐校少,又緣遺恨哭三聲。”
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四:“夫人奴蓄之,無禮已甚;聞又鞭撲之。”
鄭振鐸 《取火者的逮捕·埃娥七》:“她是這樣掙扎的挨過畜類的生活,一天又一天的,受了多少的鞭撲。”
國語辭典
鞭撲[ biān pū ]
⒈ ?鞭,官刑。撲,教刑。鞭撲指用鞭子責打的刑罰。也作「鞭撲」。
引《國語·魯語上》:「大刑用甲兵,其次用斧鉞,中刑用刀鋸,其次用鉆笮,薄刑用鞭撲,以威民也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鞭撲"的意思解釋、鞭撲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詞語
- pū chī撲哧
- qī jié biān七節鞭
- biān pào鞭炮
- biān cè鞭策
- guǐ dǎ pū鬼打撲
- pū pū撲撲
- pū dǎ撲打
- biān zǐ鞭子
- jiǔ jié biān九節鞭
- biān dǎ鞭打
- biān lì鞭勵
- tiě jié biān鐵節鞭
- pū tōng撲通
- biān biāo鞭颩
- tiáo biān fǎ條鞭法
- pū jì撲祭
- biān jiā鞭筴
- yī liū biān guāng一溜鞭光
- diàn biān電鞭
- pū xīn pū gān撲心撲肝
- pū shā撲殺
- pū mài撲賣
- zhe xiān biān著先鞭
- biān shī鞭尸
- biān shāo鞭鞘
- kě tǎ pū zhī可塔撲支
- xiàng pū相撲
- biān mào鞭帽
- mǎi pū買撲
- jué mù biān shī掘墓鞭尸
- biān bào鞭爆
- fēi é pū huǒ飛蛾撲火